• 首页
  • 社会
  • 异域
  • 城市
  • 故事
  • 新知
  • 娱乐
  • 影视
  • 传媒
  • 科技
  • 成长
  • 首页
  • 社会
  • 异域
  • 城市
  • 故事
  • 新知
  • 娱乐
  • 影视
  • 传媒
  • 科技
  • 成长
首页/所有文章/成长提高/苹果CEO库克2017年 MIT 毕业典礼演讲:科技需为人性服务

苹果CEO库克2017年 MIT 毕业典礼演讲:科技需为人性服务

5 次阅读 0 2025年1月28日

2017年6月9日,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 (Tim Cook) 受邀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 对他有什么影响,他又是如何寻找自己的目标,为科技定位的呢?

以下为演讲全文。

麻省理工学院的同学们,你们好!

谢谢。祝贺2017届毕业生。我要特别感谢麻省理工学院董事长罗伯特·米兰德 (Robert Millard)、校长拉尔夫·赖夫 (L. Rafael Reif)、杰出的全体教员、学院董事以及1967届校友们。今天,在这个极不平凡和重要的日子里,能够和你们的家人和好友共同在这里庆祝,我感到十分荣幸。

麻省理工学院和苹果有许多共同点。我们都喜欢攻克难题,追求新想法,尤其是喜欢找到能够改变世界的伟大创意。我知道,麻省理工拥有恶作剧的自豪传统,也就是你们所称的“黑” (hacks)。在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的这几年,你们肯定完成了不少非常棒的恶作剧。我永远想不明白你们是如何把火星漫游车送到演讲厅的。显然,你们也接管了总统的Twitter账号,因为在凌晨3点发布那么多推文只有你们才干得出来。

能够出席你们的毕业典礼,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你们有许多值得骄傲的成就。当你离开这里,开启人生下一个篇章时,你会扪心自问,“下一步发展方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自己的目标又是什么”。老实说,我问过自己相同的问题,花了近15年时间才找到答案。今天,通过分享我的人生旅程,我或许能够帮助你们节省一些寻找答案的时间。

我的困惑很早就已经出现。上高中时,当我以为能够回答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你长大了想做什么——时,我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其实不然。上大学时,我曾以为自己知道想学什么专业就找到了目标。也不完全如此。在我找到一份好工作,认为自己只需要几次晋升后,我又有了这样的想法,但都不对。

我不断安慰自己:谜团即将解开,就在不久之后。但这些都不奏效。这让我伤心欲绝。我把自己的一半精力放在了奋斗争取下一个成就上,另一半精力则在不断问自己,“一切就这样了吗?”。于是,我到杜克大学读研寻找答案。我尝试过冥想,从宗教中寻找指引,读了许多伟大哲学家和作家的书。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龄,我甚至还尝试过使用Windows PC,但显然它无法为我解惑。

经过了无数次迂回曲折后,我的这颗搜寻答案的心终于在20年前把我带到了苹果公司。那时,苹果濒临倒闭。史蒂夫·乔布斯 (Steve Jobs) 刚刚重返苹果,并推出了“非同凡想”广告宣传活动。他想驱动着那些疯狂者、厌世者、叛逆者、麻烦制造者做出最好的产品。乔布斯知道,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这些,我们就能真正改变世界。

在加入苹果之前,我从未遇到过这么有激情的领导者,也没有碰到过一家公司有如此清晰并且难以抗拒的目标:为人性服务。就这么简单——为人性服务。就在那一刻,经过了15年的苦苦搜寻后,我恍然大悟。我终于找到了人生方向,那就是与一家把更高目标与具有挑战性、前沿工作融合在一起的公司共同奋斗,与一位相信新技术会改变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并肩作战,追随自己的内心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当然,那时的我还没有领悟一切,只是对移除这个心理负担感到高兴。但是回过头来看,一切变得明朗。如果我供职的公司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那么我也就不会找到自己的目标。乔布斯和苹果解放了我,让我全身心投入工作中,拥抱他们的使命,并把它当成我的使命。我该如何服务于人性?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一个课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当你向着一个比自身更有价值的目标奋斗时,你就会从中找到意义,找到目标。因此,我希望你们今天能够带上这个问题:该如何服务于人性?

好消息是,你们今天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轨道上。在麻省理工学院,你们已经了解到科技在推动世界发展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得益于在这里实现的发明成果,数十亿人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健康,更具价值,也更有意义。如果我们要去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些最为艰巨的挑战——从癌症、气候变化到教育不平等——科技会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标。但是,科技本身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为问题的一部分。

去年,我有幸见到了教皇,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会面。他花在贫民窟慰问不幸之人的时间,超过了与国家元首会面的时间。这可能让你们感到惊讶,他对科技的了解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对我来说,有一点很明显,那就是教皇对科技有过深层次的思考——无论是它的机遇和风险,还是道德层面的东西。在那次会面中,他告诉我,他一直在宣扬一个我们苹果非常关心的话题。但他从一种深远的新视角来表达我们共同的关切:人类对科技的掌控力从未如现在这般大,但没有任何东西能确保科技会得到明智地使用。

今天,科技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种积极的推动力量。但是,科技的潜在负面效应正在更为快速地扩散,也变得越来越具威胁。它对安全、隐私、新闻和社交媒体的威胁不利于社会发展。有时,科技可以在不同的人之间建立起联系,可以完成一些伟大的事情,但它并不想要去实现这种目标,不想做任何事情。科技的负面效应对我们所有人都构成威胁,夺去了我们的价值以及我们对家庭、邻居和社会的承诺,夺去了我们的爱美之心,夺去了我们对所有信仰都存在相互联系的笃信,夺去了我们的尊严和友善。

我不担心人工智能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我更担心的是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问题——摒弃同情心和价值观,并且不计后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你们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因为如果科技走入黑暗角落的时候,人类就是照亮黑暗的蜡烛,让我们看清自己身处何方以及前面的危险。

史蒂夫曾经说过,光有科技是不够的,科技要与人文和人性结合,才能产生让我们的心为之歌唱的结果。当你让人处于你所做一切事情的中心位置时,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意味着,iPhone可以让盲人参加马拉松比赛,让Apple Watch可以在患者心脏病发作前捕捉到异常情况,让iPad帮助自闭症儿童重新建立与世界的联系。简而言之,这意味着科技必须与价值观相融合,给每个人带来积极的进展。

无论你们一生当中做什么,无论我们在苹果做什么,我们都必须把它与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人性融为一体。这是一份巨大的责任,但机遇同样也是巨大的。我之所以充满乐观,是因为我相信你们这一代人,相信你们的热情以及你们服务人类的旅程。我们如今都在指望着你们。外面的世界有那么多东西会让你们变得愤世嫉俗。互联网赋予了我们太多的能力,让我们能做很多事情,但是它恐怕还是一个基本的行为准则被无视、褊狭和消极情绪滋生的地方。

不要让那种不和谐的声音扰乱你们的正常轨道。不要陷入琐碎的生活不可自拔。不要任凭巨魔的摆布,看在上帝的份上,你们千万不要成为那样的人。衡量你们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在于你们多受欢迎,而在于你们所触及的生活;不在于你们的地位高低,而在于你们服务的人群。我发现,只有在自己不再总是纠结于别人对我的看法的时候,我的生活才更有意义。你会发现你自己也是如此。始终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东西。有的时候,你服务人类社会的决心会受到考验,要有心理准备。有些人会想要让你相信,为了事业的发展,你不应该去做到感同身受。不要接受这种错误的观点。

在几年前的一次股东大会上,有人对苹果在环境方面的投资和专注提出了质疑。他想要我做出某种承诺,苹果只会去投资那些投资回报率高的绿色项目。我努力以得体的方式做出回答。我告诉他,苹果做了很多不以投资回报率 (ROI) 为衡量标准的事情,比如向残疾人提供辅助功能。我们之所以做这样的事情,是因为这些都是合适的,保护环境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但他仍然抓住这个问题不放,我马上火冒三丈。我告诉他,“如果你无法认同我们的立场,就不该持有苹果股票。”

当你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有益社会的,就要有勇气去维护这种立场。如果你们看到什么问题或是不公平的事情,要知道除了你之外,没有任何人能解决。正如你们今天所做的,要用你们的思想、双手和心灵去创建比你们自己更强大的东西。你们始终要牢记,没有比这更宏伟的想法了。正如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所说,“所有生命都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被绑在一起,同命运共呼吸。”如果你们把这个想法放在自己所做一切事情的最前面,如果你选择在科技和服务人群之间的交汇点过自己的生活,如果你努力去创造最好的东西,给予最好的东西,为每个人而不是某些人提供最好的服务,那么今天人类对未来也就有了更多的期许。

非常感谢大家,祝贺2017届毕业生!

Was this helpful?

Yes  No
Leave A Comment 取消回复

成长提高
  • 苹果CEO库克2017年 MIT 毕业典礼演讲:科技需为人性服务
  • 苏世民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
查看所有 52  
最新文章
  • 回顾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它是如何从温馨崩成噩梦的?
  • 当年被骂惨的娱乐圈捞女,今年都翻身了
  • 迪士尼CEO的12条管理原则:我只专注3个战略优先事项
  • 苏世民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
  • 凯文·凯利:1000个真正的粉丝
文章分类
  • 新闻传媒 8
  • 时代科技 4
  • 百科新知 27
  • 社会话题 31
  • 人物故事 20
  • 城市地理 11
  • 成长提高 53
  • 影视评论 6
  • 异域观察 14
  • 文化娱乐 3
热门文章
  • 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做真正重要的事?
  • 如何停止不堪重负?4种清空大脑(Brain Dump)的方法
  • 回顾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它是如何从温馨崩成噩梦的?
  • 洞穴奇案:正义的尽头,特殊情况下杀人的罪责该如何判定?
  • 凯文·凯利:1000个真正的粉丝
  • 孙维,成为“朱令案嫌疑人”之后,海外躲藏的后半生
  • 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之四 | 分析篇
  • 创始人亲述:超级独角兽Canva的十年创业历程——设定并实现疯狂而伟大的目标
  • 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之六 | 分析篇
  • 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之二 | 破案篇
  • 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之一 | 破案篇
  • Steve Pavlina:如何在20分钟内找到你的人生目标?
  • 马斯克的51条人生法则:改变世界的疯狂与智慧
  • Sam Altman的36条人生建议:一天很长,十年很短
  • 凯文·凯利的 40 条人生建议
  • 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之一
  • 如何记住你读过的书?
  • 笃信Ayawawa的女孩们,后来怎么样了?
  • 德鲁克:如何管理你的后半生?发展「第二职业」的3种方式
  • 时间管理为何毁了我们的生活?
  • 聊聊清华谷歌工程师杀妻案
  • 写字楼大量空置,折射了什么信号?
  • 迪士尼CEO的12条管理原则:我只专注3个战略优先事项
  • Sam Altman的13条人生建议:你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长期思考」
  • 德鲁克:管理自己
  • 管理你的能量,而非时间
  • 巴菲特最经典的演讲:如何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 天门山跳崖:四个决绝赴死的农村青年
  • 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之五 | 2018年新数据解读
  • 苏世民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
  • 如何对抗无聊重复的生活:建立仪式,而非Routine
  • 保罗·格雷厄姆专栏 | 保罗·格雷厄姆自述:我做了些什么
  • 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 保罗·格雷厄姆专栏 | 市井雄心
  • 看了20年《真爱至上》,发现里面没有真爱
  • 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之六 | 终结篇
  • 查理·芒格的99条人生建议:我一生中反复使用的几个思维方法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刘海龙在人大新闻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演讲
  • 葛兆光:今天为什么又要讨论“何为中国”?
  • 当年被骂惨的娱乐圈捞女,今年都翻身了
  • E·B·怀特:这就是纽约
  • 照顾妻子四十年,他亲手把爱人推下了海
  • 没药花园朱令铊中毒案系列之三 | 人物关系
  • 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人生目标、现实、后悔以及经历
  • 保罗·格雷厄姆专栏 | 如何失去时间和金钱
  • 保罗·格雷厄姆专栏 | 把想法变成文字
  • 各位,合规做流量做内容,不要成为“杀猴儆鸡”中的那个猴
  • 保罗·格雷厄姆专栏 | 超越智力
  • 随水文存集中营六记(六)池鱼记归 | 因疫情滞留印度,我被关了三个月“集中营”
  • 美国著名战地摄影记者詹姆斯·纳赫特韦:摄影是真相的见证
  • Privacy Policy
  • Terms of Use
  • © 2025 qmre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