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不拜,但是会紧紧扒在神像外的柱子上,默默注视着神像长达几个小时,就像注视自己的父母孩子一样,其中一些人看着看着就突然对着神像流泪了。
印度教对印度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影响,那就是吃素。
印度教是反对杀生的,所有从印度教中衍生出来的,就像佛教,都是反对杀生的。印度教的反对杀生,和我们现代的人道主义观念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出于一种原始宗教的信仰,既万物有灵论。
在阿育王的时期,他因为信仰佛教,就命令释放鸟兽,汤中无肉,更甚者,百姓不得聚众,因为聚众就会思娱乐,思娱乐就会有情欲之念。
每个宗教体系中都有例外,而操行例外之人就被视为异端,虽可容忍但不可接触。
有些异端是神圣的,比如巫医。为什么,因为很多时候为了治病救人,要用药下刀,难免要违反宗教信条。
有些异端是低贱的,比如剥皮者。人总要穿衣服吧,在冷的地方要过冬靠扎草鞋没用,得有动物的皮毛可以御寒。但要皮毛,必会杀生,所以剥皮杀生的职业就有特定的一群人从事。
这些人天天在血污中生活,在其他信众严重是异常污秽的人等,所以除非每年特定的交易时刻,平时不愿意和他们接触。这些人猎杀和剥皮制衣的手艺,出了宗族之子,外人不愿继承。
慢慢地,有一些人,不与群体接触,却变得神圣,受到敬仰和祭祀;而另一些人,不和群体接触,却被排斥和隔离。他们的身份和地位都在子嗣间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种姓。经过文化的发酵,还有出于政治制度的压制,这变成了一种制度。
这就是种姓制度的根本由来。
种姓制度
印度的种姓制度异常复杂。
1. 从历史上来看,因为印度历史多为口述,缺少文献,对于种姓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现在只能从经书和其他国家涉及印度的文字中拼凑出个大概。
2. 在英国殖民时期,出于统治需要,英国人为了调整印度的种姓制度,有些较高的种姓被调到了低种姓,有些较低的则被划为更高的种姓,并在总体上拉开了每个种姓之间的社会距离。
因为印度历史上频频被外来统治者侵占,我们可以相信许多统治者出于自己的政权考虑都会调整印度的种姓制度这个工具,导致今天的种姓系统和千年刚诞生时的涵义相差甚远。
3. 种姓制度类似我们中国古代的户制,包含了社会地位和社会职业的固化。常识上印度的种姓有四大层,比如婆罗门、首陀罗、伏舍云云。但是每个大层内,又包含数千个小层面的家族,如果放在政治层面上考虑中央性和地方性,问题更复杂。
4. 由于种姓制度的继承性,造成了跨阶层不通婚,呈现出基因隔离和姓氏隔离。所以说看长相看姓名就知家族,谁让你爹你爷爷千年来都是这个种姓阶层的呢?
5.职业的不可跨越,由于一直以来很多职业属于不同的种姓,他们之间是避免接触的,或者是有尖锐矛盾的。种姓内的人永远从事类似的职业,而种姓外的人永远不会参与这个行业。
这又导致现在印度很多职业是和种姓挂钩的,比如工程师都是出自某种姓,教师都是出自另一个种姓,搞文宣的是某个种姓,做医生的祖上是另一个种姓,而扫大街的依然还是不可接触者。
这中分层对印度现在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很多挑战,比如,搞财务的和搞IT的两类人出自两个不同种姓的系统并坚持互不接触,我该怎么让他们一起开发出一个财务管理软件呢?!
种姓制度深深地割裂了印度社会。在同等级的种姓间,也或者因为利益或者优越性的见解,发生暴力冲突,称为cast war。这在印度农村很普遍,就像张家人和王家人械斗一样,在印度的电影题材上反映的很多,形成了印度特有的依托种姓制度存在的帮派文化。
种姓制度是有传染性的,即使不属于印度教信徒,但在印度教站主题的社会文化熏陶下,也难免继承种姓文化。
今日的印度政府官方坚决反对种姓制度,并通过鼓励教育和就业的方法,力图改变低种姓和不可接触者的社会地位。锡克教和祆教等其他宗教群体也先后声称绝对放弃和反省种姓制度。
但千年之冰非一日之寒,延续千年的劣性文化,在沾染了诸多历史禁忌和既得利益后,哪里是这么容易撼动的。
如果我们在种姓隔离上,再加上宗教隔阂,和每个国家都有的地域歧视,以及新时代的拜金主义,那印度社会现实中真是充满了各种隐形的墙。
印度人一直坚持,他们在1990年以前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它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议会民主制,无党禁报禁,但在经济上采用的是当时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度,是姓社的。这很好理解,开过初始,印度和中国这样没有治国经验的国家,肯定是采取拿来主义。
在当时,二战后的苏联在亚洲的影响力如日中天,计划经济的制度也确实证明了其在推进落后国家振兴上强大的爆发力。要想在一穷二白,啥基础都没有的国度建立起工业体系,就要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去讨论好不好富不富。
50年代的印度,那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明灯,发展中国家的骄傲,不结盟运动的领头羊,方方面面看印度都当之无愧是所有后进国家中的老大。即使是在朝鲜战场上震惊世界的新中国,也对印度毕恭毕敬,两国一度以兄弟相称,尼赫鲁和老毛互相夸耀对方是一代英豪。
经济上看,印度有着英国人留下的完整铁路系统和部分工业,底子最好;
政治上看,英国人也给印度留下了议会民主制度丰富的执政经验。能把千百年来一直四分五裂的印度纠结在一起,不管手段和结果如何,尼赫鲁凭此就是大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