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独立后,基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依赖苏俄的援助,90年代后依赖日本,21世纪初是韩国,而现在的电信方面是中国。制约工农也发展的两个重要问题是物流的困难以及人口制度缺位。
此外,涉及政策整体规划的行业,印度也做得不好,比如金融。孟买的证券市场历史悠久,而且和中东及东非地区的资金流颇有联系,但搞了半个世纪,就是没做出任何地区影响力!
但印度不是一点工业都没有,像最近在国际上很火的TATA集团,还有Reliance等等。印度工业的发展力在最近十年才开始释放,慢慢登上国际性的舞台。
在某些很尖端的方面有一席之地,但总体上依旧属于只能在印度自己国内小打小敲。不过有些印度企业在代工我们国家品牌的产品了!在印度生产,返到中国贴个中国企业的标签,再卖到欧美去,全球化真是奇妙。
在印度做生意,我们观察了一下,觉得非常非常难!
一是这个国家政策缺失,各种条令复杂而自相矛盾,作为非印裔的外国人要想往印度注资并在当地展开商业活动,那真是异常的难。
二是微观上,印度群众的购买欲望很大,购买力却很小,作为一个外国公司,如何设计一个满足印度客户群体需要的产品,是很头痛的问题。总体形容,这个国家的顾客就和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一样,眼高手低,脑海里想的是到瑞士去旅游,但心理价位是10美元一天……这是孟买,乃至全印度城市人民的主要购物场所——小型零售点,这个概念涵盖了从小摊贩,到小杂货铺再到小门市店这样经营特征的零售场所。
这种小零售,占到了印度整个零售行业的96%。所以在印度,你很难见到大型国际连锁超市和连锁社区超市。
1. 占地面积小。
2. 什么都卖,从烟草到纱丽到饼干到烧菜用的油盐。
3. 所有权很简单,都是家族经营。
4. 都逃税,只有现金交易。
5. 都无完全合法的营业执照。在孟买,你真想办个执照,估计发证的人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有哪些流程!执法队来了,塞点烟和吃的,夹点钞票在里面就可以了。
这张图片就是很典型的印度杂货铺,大部分的印度人都是在这样的店里购置生活用品的。
现在肯定会有很多宣传片,说超市在印度越来越普及啦云云,那都是宣传,宣传。印度零售业的基础还是这些杂货铺。
我要特别在这里说一下,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印度的小店喜欢把东西挂着卖?
你们见过有专门为挂着卖东西而设计的洗发水包装,专门为挂着卖而设计的牙膏包装吗?
从印度消费者的角度看,他们对挂着卖的东西比对摆着卖的东西有更高的认同感!
很奇葩的理论吧!而且要注意,那些挂着卖的洗发水可不是和我们派发是试用品一样,是剪开个滴出来用的设计,而是有着一个极其小的盖子,用完之后再盖上!一袋避孕套大小的洗发水还要加个盖子,有够奇葩吧!
这些文字都不是我和同事臆想出来的,而是印方接待的我们企业经理和孟买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和我们说的,他们说的原因就是想通过这细微的一点让我们领悟印度市场!我当时立刻明白当初为什么和印度人谈合同时,他们能为少付几个螺丝的钱和我们纠缠了一整天……
我很尊重我在印度遇到的百姓,商人和学者。
但我不认同这个国家会在整体上有长足的发展,更别说赶中超美了。
印度要做的是立足现实,解决实际问题,以自己为本,找到自己真正的方向。
我觉得,不管是印度本地人,还是外国投资,能在印度这种茫然无序的市场上发展起来,都是牛人!特别是像TATA这样从中亚迁居来的家族,在印度如何从无根无基到四处出击的,很值得学习。
饮食
印度是个很倒霉的国家,得益于其在卫生条件上恶名远扬,该国的饮食文化通常直接被剔除到了选项之外,很多短期旅行的人们连尝试一下印度食物的想法都不会有。
我就在想,世界上脏的国家很多,非洲东南亚都有同胞在那里吃过东西,怎么印度的卫生问题就这么突出呢!原因可能在于水!
恒河水在大家印象中已经是不言而喻。水是生物生存的基本,如果这个不能保障,那么任何烹饪卫生都无从谈起了:
就算你最后要求助于方便面君,那也要用印度的水泡开吧,或者你想求助于麦当劳君,但麦当劳的生菜也是用印度的水洗的吧!
印度酒店本身也处于转型期,很多设备也在慢慢更新,以前老的净水设备很多真是有问题。我们一位老前辈N年前去印度,出于大无畏的精神用酒店的自来水刷牙,结果真倒下了。
现在不拉,不代表以前不拉。当然,反过来说,以前拉,不代表现在还会拉。我希望以后去印度住在酒店里不用天天拿矿泉水刷牙,但事实是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并不是每个酒店都能做出这样的承诺,特别是中低级的住宿场所。
在尝试了不少店后,我们已经摸出孟买饮食的梗概了。
1. 过火的东西都没问题,哪怕是路边摊的。前提是拿东西给你的手和餐具要干净。所以我们去街上吃小贩的茶点和果汁时会自带容器,这样略显怪异,但为了保险起见。
2. 我们从有保安的饭店,到装潢不错的店,再到当地人推荐的特色店,再到看起来还凑合的店一级级往下试,前面这几个都可以。一直到某晚的夜市大排档我们才没挺住。
3. 我们除了大排档那次腹泻估计是和卫生有关,唯一的另一次腹泻是因为咖喱太辣,而且配着生洋葱吃太刺激肠胃了。
日常里印度人吃什么呢?
面饼蘸酱,或者面饼夹着菜糊糊蘸酱,或者面饼夹着肉和米蘸酱……
我们在印度街头吃得最多的,是一种叫Roti的面饼。
在印度吃饭,你会遇到三个不习惯的地方:
1. 没有肉
2. 全是糊糊,以咖喱为主
3. 没有绿叶菜
这糊糊里面可能烧的是肉,也可能是素菜。这印度人对于素菜,没有我们这样清炒的概念,从豆子到花菜,从叶子到根茎,全都切碎煮在糊糊里面。
宗教
印度主要的宗教是印度教,大概全国7成的人是其信徒。第二大教是伊斯兰,大概15%的人口信仰,穆斯林们主要聚集在南部的成奈和海德拉巴德。
剩下的就是佛教,基督教,耆那教,祆教(也就是摩罗教,或者说我们武侠小说中大名鼎鼎的“日月神教”)甚至犹太教,以及其他各种我不知道该怎么翻译的宗教。总的来说,印度是全民信教的,不是信这个,就是信那个,基本上是信印度教。
印度人对宗教那是非常非常的虔诚。很多与我们同行的印度人,都会在遇见寺庙时,询问我们可不可以让他进去参拜一下,他很快就会出来。有些特别虔诚的,会每遇到一个寺庙都要进去参拜一下,而且不是我们那样双手合十心中默念的那种参拜,而是五体投地的跪拜,每拜一次就要唱一段经文。